咸寧天立路橋舉辦冷再生技術培訓 ?以“理論+實操”賦能道路養護新升級
2025年8月5日上午9點,咸寧天立路橋有限公司在 S208 咸安區柏墩街至翠竹嶺隧道段路面養護工程施工現場,組織開展了一場以“理論結合實操”為核心的冷再生技術培訓。建設管理部、事業一、二部、安全部的工作人員及相關領導齊聚現場,共同深入學習這一兼具環保、經濟與高效優勢的路面再生技術。
一、理論筑基:解碼冷再生技術核心優勢
培訓伊始,理論學習環節聚焦冷再生技術的核心原理與顯著特點。作為一種將舊瀝青路面材料“變廢為寶”的循環利用技術,冷再生通過對舊料的回收、破碎、篩分,添加再生劑、水泥等添加劑重新配比攪拌,可恢復混合料路用性能。其三大核心優勢成為該技術培訓重點:
1.環保效益:冷再生技術通過對廢舊路面材料的循環利用,可顯著減少固體廢棄物堆積對環境造成的污染,同時有效降低自然資源的開采強度,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。
2.經濟優勢:經工程實踐驗證,采用該技術進行路面改造工程,項目綜合造價較傳統施工工藝可降低 30%-50%,具備顯著的成本控制優勢。
3.施工效率:該技術具備高效施工特性,其施工周期較傳統工藝可縮短 20%-40%,特別適用于大規模、工期要求緊的路面改造工程場景。

二、實操落地:全流程掌握施工關鍵環節
理論學習后,實操環節圍繞施工全流程展開,讓參訓人員直觀掌握技術要點。在舊料回收時,嚴格控制銑刨深度在 5-10cm、含水量保持5%-8%;材料處理采用三級破碎工藝,遵循分倉儲存要求。拌和運輸中,每項操作均結合壓實度≥96%、7d無側限抗壓強度≥2.5MPa等質量指標講解。
現場著重演示顎式破碎機、連續式冷再生拌和機、雙鋼輪壓路機等關鍵設備的協同操作,深化參訓人員對“設備-工藝-質量”聯動邏輯的理解。
三、賦能發展:以技術升級推動行業進步
此次培訓不僅涵蓋技術本身,更延伸至冷再生技術的發展趨勢。讓參訓人員看到技術升級的廣闊空間。通過“理論+實操”的培訓模式,旨在讓員工全面掌握冷再生技術的材料評估、配合比設計、質量通病防治等核心能力,為后續工程應用夯實基礎。未來,公司將持續推動該技術在道路養護中的深度應用,以綠色、高效、經濟的技術方案,助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。